架線式湘潭電機車作為礦山井下運輸的核心裝備,其行駛過程中的穩定狀態直接關系到生產效率與人員安全,一旦突發故障,不僅可能導致生產中斷,更會埋下安全隱患,因此掌握科學的故障處置方法,是保障礦山作業安全的關鍵。本文將結合實際操作場景,詳細拆解架線式電機車行駛中故障的正確處理流程,助力現場人員高效應對突發狀況。
第一步:立即減速停車,把控安全第一關
當發現架線式電機車出現異常 —— 無論是突然失去動力、車身劇烈震動,還是發出刺耳異響、燈光信號失靈等情況,首要操作必須是立即減速停車。此時需平穩調節司控器檔位,逐步降低車速,避免急剎導致車輛失控或貨物移位;同時觀察周邊環境,優先將車輛停靠在軌道平直、無人員通行的安全區域,遠離巷道交叉口、彎道或物料堆放點,為后續處置創造安全環境。
第二步:及時發出信號,警示周邊風險
停車后,切勿急于排查故障,需第一時間通過電機車自帶的鳴笛裝置(或燈光信號)持續發出警示信號。頻繁鳴笛可有效提醒附近作業人員、其他行駛車輛注意避讓,避免因視線盲區引發碰撞事故;若處于嘈雜環境,可配合揮舞安全旗幟等方式強化警示效果,確保以最直觀的方式傳遞 “故障停車” 信息,構建臨時安全防護圈。
第三步:快速聯系調度室,同步故障信息
完成警示操作后,需立即通過車載通訊設備(如對講機、井下電話)聯系礦山調度室,清晰、準確地匯報關鍵信息:包括故障電機車的編號、當前位置(具體巷道名稱、里程標)、故障表現(如 “突然斷電”“車輪卡滯”)、是否伴隨貨物傾斜或人員受傷等情況。調度室會根據信息快速評估故障等級,同步協調維修資源,為后續處置提供精準指導,避免因信息滯后延誤搶修時機。
第四步:規范等待維修,嚴守安全邊界
在等待維修人員抵達的過程中,需做好現場管控:一是將電機車熄火,切斷電源,防止誤操作引發二次故障;二是在車輛前后 50 米范圍內設置警示標識(如放置反光錐、懸掛 “故障維修,禁止通行” 標牌),嚴禁無關人員靠近或攀爬車輛;三是若故障導致電機車停在軌道關鍵路段,需主動協助調度室引導其他車輛繞行。若故障較輕(如小部件松動),維修人員可現場修復;若故障嚴重(如電機燒毀、車架變形),則需配合使用專用拖車,將車輛轉移至維修車間,避免在作業現場長時間占用軌道。
第五步:安全脫離連接,避免故障擴大
若故障電機車處于編組狀態(如與礦車、平板車連接),或與井下其他設備(如溜槽、轉載機)存在關聯,需根據調度室指示或維修人員指導,安全斷開連接。操作時需先確認連接裝置(如插銷、掛鉤)的鎖定狀態,使用專用工具平穩拆解,避免強行拉扯導致部件損壞;拆解后需將分離的車輛或設備固定在安全位置,防止其沿軌道滑動,進一步擴大故障影響范圍。
第六步:全程遵循指示,確保處置合規
在整個故障處置過程中,必須嚴格聽從調度室與維修人員的指令。調度室掌握全礦運輸調度信息,能統籌協調通行路線與搶修資源;維修人員則具備專業技術能力,可判斷故障根源并指導規范操作。切勿擅自拆解電機車部件、嘗試自行維修,或在未獲許可的情況下啟動車輛,避免因操作不當引發觸電、機械傷害等安全事故 —— 安全始終是故障處置的核心原則,任何可能危及人員安全的行為都需堅決杜絕。
結語
架線式湘潭電機車行駛中的故障處置,是對現場人員應急能力的考驗,更是保障礦山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。從 “立即減速停車” 的快速響應,到 “聯系調度室” 的信息同步,再到 “遵循專業指示” 的規范操作,每一步都需圍繞 “安全” 展開。只有將科學的處置流程融入日常操作習慣,才能在突發故障時沉著應對,最大限度降低故障對生產的影響,守護井下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,為礦山運輸的穩定運行筑牢防線。
